打着“猪甲”招牌 竟敢卖穿山甲鳞片
日期:08-15 来源:未知8月9日,长期关注野生动物保护的科普作家花蚀在微博发文,有一电商平台售卖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穿山甲鳞片,这引发广泛关注。而遭举报后,涉事店铺疑似穿山甲鳞片商品显示“已售罄”,但店铺仍在正常运营。该电商平台方面则表示,会报警处理。
此前不久,“网红直播烧烤大白鲨(二级保护动物)”事件引发热议。如今,线上野生动物非法交易频繁闯入公众视野。而电商平台在违法野生动物制品被曝光后“秒下架”,是否是长久之计呢?大多数新兴平台的管控被指仍处于被动状态,又该如何担负起企业责任,打破这种被动局面?
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中国打击野生动物非法贸易项目主任李立姝向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表示,一般公众对其中的违法性不容易鉴别。李立姝建议平台内部要对打击非法野生动物贸易进行专题设置,邀请不同机构和有鉴别能力的公众参与其中,“否则类似的事件就只能像‘打地鼠’一样,出现一次处理一次,不能系统性地解决和预防。”
电商平台商家售卖用“猪甲”代称的穿山甲鳞片
根据科普作家花蚀发布的文章,有一电商平台商家以“猪甲”代称“穿山甲鳞片”进行售卖。记者在该电商平台以“猪甲”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可在部分页面找到相关制品。
在记者随机选择的一家名为“好养生药店铺”的店铺内,商品“100克炒猪甲”已售28件,50克生片为380元。商品详情及图片显示,该商品为猪甲,呈三角锥体或鞋头状,属黄白色。
记者将商品链接发送至店铺客服询问是否为穿山甲,对方表示商品确为野生穿山甲甲片,假一赔十。记者追问货源及贩售时间,对方表示,已经卖了“几个月”了,“货都是新货”。
就甲片真实性相关问题,记者联系了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林业工程师周佳俊,其主要从事野生动植物与湿地资源调查监测工作。他表示,从图片看鳞片“是穿山甲的”,但是具体涉及的种类无法确定。
据公开报道,自2017年起,所有穿山甲均被列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禁止国际贸易。2007年,我国就严格禁止从野外猎捕穿山甲,2018年全面停止商业性进口穿山甲及其制品。2020年6月,我国正式将中华穿山甲、马来穿山甲和印度穿山甲提升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2020年颁布的《中国药典》也将穿山甲除名,意味着以后不再入药。
记者对相关店铺疑似售卖穿山甲鳞片一事向涉事电商平台进行举报,平台客服回复记者称,平台不允许销售国家明令禁止的违禁品,一经核实会对商家和商品进行严肃处理,并让记者提供商品链接。
截至发稿,记者发现该店铺疑似穿山甲鳞片商品显示“已售罄”,但店铺仍在正常运营。
8月9日晚,花蚀再次发文称,涉事电商平台向他表示已经把“猪甲”关键词下的产品全部清掉,并报警处理。随后记者再次搜索“猪甲”等关键词,只有一两家商铺仍在售,但内容与穿山甲无关。记者又搜索了淘宝、京东等多个网购平台,均有售卖“猪甲”类产品,但暂无法确定是否与穿山甲有关。
阻止线上野生动物非法交易 多方都在努力
此前不久,“网红直播烧烤大白鲨”事件引发全网关注。根据新调整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噬人鲨(又称大白鲨)在名录内,属于二级保护动物。对于网传鲨鱼从京东购买,京东方面回应,所涉网红“提子”购买的大白鲨在京东没有销售。经与多个相关执法部门查询,该大白鲨为其他网购平台购买售卖。
如今,线上野生动物非法交易频繁闯入公众视野。可是平台在违法野生动物制品被曝光后“秒下架”,是否为长久之计呢?其又该如何担负起企业责任,打破这种被动局面?
记者了解发现,早在2015年,网络非法野生动物贸易就被引起关注,某网络平台推出为网民提供非法野生动物贸易信息的直接举报渠道。在2018年12月,由七大国际生态保护公益组织的专家、科学家组成的自然保护领域的专家团正式成立。专家团专家之一的李立姝向记者介绍,如有志愿者们向他们反映平台上涉及非法野生动物贸易的信息,专家组会综合近期可能出现的风险,对该平台进行相关提示,另一方面,在该平台发现疑似濒危野生动物非法贸易的信息却无法把握时,也会咨询参与联盟的机构和专家进行确认。
2020年8月,中国互联网协会正式发布《网络平台非法野生动植物交易控制要求》团体标准,为网络平台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打击野生动植物犯罪提供有效的指导。随后有16家互联网企业对团体标准进行了积极响应。
此外,也有科研机构联合基金会对网络平台反映线上野生动物非法贸易的情况。深圳市质兰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质兰基金会)从去年资助的,由海南师范大学龟鳖研究与保护中心执行的海龟非法贸易调查项目,完成了海南9个市县的海龟制品非法贸易实地调查及闲鱼、抖音等13个网络平台的线上海龟贸易制品监测。并且基于该项目调查结果,质兰向相关电商平台反映了野生动植物违法违规的情况,1321条有关玳瑁、海马、红珊瑚等违规视频被高效处理,被处罚的违规作者143名。
专家说
一般公众对其中的违法性不容易鉴别
线上非法野生动物贸易之所以能够在网络上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影响,李立姝向记者分析道,一方面在于深入了解的群体小众且特殊,一般公众对其中的违法性不容易鉴别,让这类产业存在一定的隐蔽性。“比如穿山甲鳞片,首先它入药的名字是醋甲,大家未必就能把它跟公益广告上看到的穿山甲联系起来;其次有商家用了‘猪甲’关键词代称,这其实是在做一个有意的隐瞒,就更不容易被一般人发现。”
考虑到野生动物及其相关黑色产业具有一定专业性,李立姝建议平台内部要对打击非法野生动物贸易进行专题设置,然后邀请不同机构和有鉴别能力的公众参与其中,“我们非常希望这些平台能够对野生动植物都进行这样一个聚焦,一旦他们戴上了眼镜去看这件事情,我相信他们其实是有能力的。如果不能将它(非法野生动物贸易)当成一个专项问题重视起来,类似的事件就只能像‘打地鼠’一样,出现一次处理一次,不能系统性地解决和预防。”李立姝说。
上一篇:游客光脚进茶卡盐湖 “收费鞋套”也要经得起打量
下一篇:川南县城小区“天价”车位背后:业主与开发商的十年拉锯战
联系我们:中侦之窗
本站所有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企业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也不承担您因此而发生或交易致使的任何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