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守艺人”靠什么赢得关注
日期:09-21 来源:未知自媒体创作者“山白”拍摄徽墨的制作流程,引来亿万网友“围观”;彭南科编蓑衣、酿果酒,他展示的传统手艺吸引了415.6万粉丝;彭传明以镜头记录日常用品的古法制作过程,“东方非遗传承”系列总播放量达10.7亿;拥有280万粉丝的“江寻千”还原糖画、纸鸢、鱼灯等传统手工艺……当下,“古法”热潮滚滚而来,传统技艺借助短视频、直播“跳进”互联网,成为年轻观众的“心头好”。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抖音平均每天有1.9万场非遗直播,平均每分钟就有13场非遗内容开播。而过去一年,有2.74亿用户在哔哩哔哩(B站)观看传统文化的视频内容,总播放量达到120亿;创作中国风的音乐、舞蹈、汉服、传统手艺等种类视频的B站UP主超过44万人。这些活跃在网络上的传统文化坚守者、传播者引来了清甜的活水,冲刷掉岁月的沙尘,让祖先丰沃的精神财富以更活泼的面貌重回大众视野。
从曾经“一枝独秀”的李子柒到如今逐渐形成的全新“非遗宇宙”,“守艺人”靠什么赢得越来越多的关注?“非遗短视频、直播以细微的视角亲近自然生活,以真挚之情观照中国文化,以亲身体验激发情感共鸣。”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姜华表示,“‘守艺人’以现代表达为传统技艺添彩,有助于扩大非遗在年轻群体中的影响力。期待他们不断提升内容的专业性和独特性,让观众观赏美丽、体验惊喜,继而推动非遗热从线上延展到线下、延展到更多人的日常生活中。”
慢工出细活,纯粹让非遗更显魅力
今年4月起,33岁的向清标在抖音账号“山白”上发布系列视频,记录中国传统手工工艺,他负责拍摄,23岁的侄子向宏俊出镜。其中,短视频《“一两黄金一两墨”古法徽墨制作》将近500天的制作过程浓缩进5分58秒的短片里,发布后立刻火了。割漆、炼烟、取烟、洗烟、打墨……徽墨在向宏俊的手中一点点成型。没有夸张的剧情,没有刺激的反转,平铺直叙的记录却打动了观众,抖音播放量破3.7亿,点赞量超982万。网友们惊叹于徽墨“落纸如漆,经久不褪,纸笔不胶,丰肌腻理”的特性,也展开了围绕古老制墨技法的热烈讨论,累计评论超过了51.3万条。
5个多月里,“山白”共发布了25个作品,吸引了600多万粉丝,获赞3324.1万。夏布、油纸伞、龙泉印泥、白棉纸等非遗在“山白”的网络空间中焕发生机。向清标透露,视频拍摄的灵感源泉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辞典》,他用黑笔在书中记录的多项技艺旁打了对勾,这是他认为有希望复刻的。“这里面还有非遗传承人的介绍,等我们做出规模了,会尝试联系并请教他们。”向清标说。
慢工出细活,久久方为功。拍摄传统手工艺的视频费时费力,在讲求效率的短视频行业中属于“异类”。这一点在喜爱“古法”的网友中逐渐形成了共识,他们纷纷表示:“一个山白,一个彭南科,永远不敢催更。” 2022年6月起,彭南科开始在网络上介绍濒临消失的手艺,很快就靠一条展示蓑衣制作过程的短视频走红。“短视频只有不到10分钟的时长,但拍摄过程十分漫长。”彭南科说,自己的创作时间最短为一周,最长则是一年。比如做剁辣椒就要始于春日播种,直至秋日收获,一步也不能跳过。拍摄前的准备工作也必须全面细致,他和团队翻阅大量文字与影像资料,并向相关匠人求教。
观众评价,在“山白”、彭南科的作品里,既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乡村胜景,亦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逸之趣。这些视频画面纯净透亮,色彩张力饱满,特写镜头精细,远景充满诗意,在一近一远间道出非遗的奥秘。视频只选取最必要的文字解释流程,没有复杂配乐,只有山泉滴落瓷杯、柴刀砍于竹上的原声……在舒缓的节奏、唯美的镜头中,山间质朴的陈设、看似粗陋的工具反而呈现典雅的东方美态,或许就是这份纯粹,让古老的非遗传承更显浪漫。
创新表达,续写古老技艺的“现代副本”
“只要年轻人喜欢传统文化,它就一定能延续下去,否则它的归宿就只能是博物馆。而让年轻人喜欢上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让他们自己去了解和创作,自发成为传播者。”哔哩哔哩董事长兼CEO陈睿说。
2023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源于人们长期生产生活实践的非遗,凝结了时代文明和智慧结晶。令人欣慰的是,青年创作者们正以创新的艺术表达,续写古老技艺的“现代副本”。比如,95后湖南妹子“江寻千”的视频内容涉猎极广:1300年前的荔枝酒、宫廷美食龙须酥、三不沾、茶百戏等古法美食,她都能一一还原。与“山白”们的唯美表达不同,“江寻千”的作品强调鲜活的故事。今年6月16日,一支《带你去看曾经最极致的浪漫,千年绝技——打铁花》的视频在B站发布,至今已经获得近1560万播放量、176万点赞数。视频里,为了掌握国家级非遗“确山打铁花”的技艺,她专程去河南拜师非遗传人杨建军,最终成为第七代传人,打破了这一行千年来传男不传女的传统。
在沙漠中“打铁花”之际,“江寻千”道出其作为非遗“练习生”的感触:“原来打铁花最难的不是技术,而是克服直面烈火的恐惧。这是浴火的浪漫。”铁花绽放之时,观众在弹幕中或引诗词相应和,或表达对非遗传承的关注,或感叹人类文明的魅力。“铁花易逝,但人情长存”,深度的情感共鸣在此刻串联而成穿越古今的钥匙,打开了更为旷达的心灵空间。
上一篇:高校教职工缘何热衷修读海外“水博”
下一篇:超六成受访者被别人“随手拍”会感到不适
联系我们:中侦之窗
本站所有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企业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也不承担您因此而发生或交易致使的任何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