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七旬老人给防护服加装“空调”
日期:04-28 来源:未知疫情里,穿梭在防控一线的“大白”,是我们最熟悉的身影。然而,随着天气转暖,穿着闷热的防护服,“大白”们常常工作了一会,就满头大汗、浑身湿透。这样的场景,让徐州的一名老人心疼不已,于是,他萌发了给防护服加装“空调”,研发新型防护服的想法。
这名老人叫陈士锋,家住徐州,今年已经72岁,老人一辈子没离开技术岗位,是一名发明达人,握有10多项专利。2020年,老人开始研发新型防护服,两年多时间里,他带着团队日夜忙碌,耗资近百万,终于在近期研发出这款“新式正压组合式防护服”。目前,该项目已获得两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并通过江苏省特种安全防护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合格检测。第一批防护服研制出来后,老人无偿送到了徐州的防控一线,得到了“大白”们的齐声称赞。目前,老人正在积极申请量产相关手续,他最大的愿望是将新型防护服尽早送到上海。4月26日,扬子晚报记者采访了陈士锋,听他讲述了这项暖心发明背后的故事。
怎么想到要研发这个?
“大白”们太热了 老人想给防护服加“空调”
26日上午,在徐州铜山区汉王镇的一间工作室内,陈士锋正在给道具模特穿新式正压组合式防护服。“疫情刚刚暴发时,是一段新闻画面让我萌生了研发新型防护服的念头”,陈士锋介绍,早在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暴发后,新闻里的一个场景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医护人员一天要穿八九个小时防护服,脱下时他们的身体早被汗水浸透、发白。这样的画面让陈士锋既感动又心疼。很快,他就萌生了想法:给防护服加个“空调”,不就能解决防护服闷热的问题?
陈士锋的这款防护服,外观看起来与医用防护服相似,由连体隔离衣、防护头罩和送风系统构成,但该防护服腰部设计了一个进风口。送风系统通过腰带固定于使用者的腰部,通过送风管分别与连体隔离衣和防护头罩连接。他介绍,防护服工作原理,是送风系统不断将空气过滤后送入头罩和隔离衣,当防护服内的空气压力达到设定值时,多余的空气将会从单向阀排出,所以防护服内形成一个洁净、舒适的内环境。而防护服过滤系统使用的熔喷布过滤片,通过了专业机构检测,能够有效阻挡空气中的病毒通过进风口进入内部。同时,其配备的锂电池可以使用6-8小时,双电池供电,可以很好地保证防护人员一个工作日的使用。
“防护服设计初衷,就是加个‘空调’,让医护人员用得更加舒适”,陈士锋告诉记者,在反复改进后,防护服的功能性也越来越强。目前,这款防护服可以组合成全身一体式、单头罩式、单头罩和改造的连体衣正压防护式,它的送风系统可以和普通的医用防护服(增加进出风口即可)合并使用,提高了防护服使用的灵活度和便捷性,可有效应对突发疫情升级,保证防疫效果。
研发过程为何花费了近百万元?
耗费两年时间 光模具就开了19套
陈士锋告诉记者,他开始研发新型防护服时,是有技术基础的。他研发过一款个人密封口罩,并申请了国家新型实用专利。不过,他研发的口罩没来得及量产。借鉴了上一项研发成果,陈士锋和团队仅用了两个月就制造出了第一套送风器雏型和防护服、头套。
“送风器外壳是用一个塑料箱挖孔、打眼后改造而成,将电池、过滤罐等固定在里面”,陈士锋介绍,初代产品虽然符合设计原理,可是成品却让他很不满意,“初代成品非常笨重,送风器足足有6个过滤罐,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陈士锋没有灰心,他围绕初代成品缺点不断改进。其中,研发重点在制作轻便、有效的过滤罐上。为了节省开支,他用上了3D打印机,经过反复修改、磨合,功夫不负有心人,过滤装置在保证功能性基础上越来越轻便。
“截至现在,产品一共修改了6代,包括外壳、电池盒、过滤罐、通风口等所有零部件,总共开了19套模具,仅模具费就花了二十多万元。”陈士锋告诉记者,他和团队在两年多时间里,一直投入到新型防护服的研发中,累计花费了近100万元。多番的改进,让防护服越来越接近陈士锋预想中的模样。今年年初,陈士锋终于带着第一批产品成功走下生产线。
新型防护服生产出来后,陈士锋先应用在团队日常工作中,反复尝试效果后,他来到了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请求4位曾经参与救治新冠病人的医生护士进行试穿,第一次给医护人员试用,就收到了他们这样的评价:透气性、舒适性特别好,好用!
4月份,陈士锋又带着10套正压分体式防护服和50多套可杀灭病毒的太赫兹二合热导仪,送到在路面防控一线的交警,这是新型防护服第一次在户外试用,结果,几个小时的测试后,交警们向他竖起大拇指,称“感觉不错”!
他是如何成为发明达人的?
一辈子和技术打交道 握有10多项专利
今年72岁的陈士锋,自称“一辈子都在跟技术打交道”。
他曾在北京军区某营当通讯技师,其间被部队保送到河北大学电子工程系学习。1980年,他发明了“部队战术调频电台语音加密机”,获得二等军功章。能在和平年代拿到二等军功章,可见这个发明的重要性。
1985年,陈士锋复员转业到原徐州无线电厂,同样被分到了技术岗位。他研发的“跟踪式桥墩冲刷预警装置”“医用输液无线报警传呼系统”“取样式泥流预警装置”“铁路道口综合预警系统”等10多项发明,均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他的发明运用到铁道建设的实践中,铁道部京九铁路建设办公室、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京九铁路赣州指挥部,都曾给陈士锋颁发荣誉证书。
2010年退休后,陈士锋成立了工作室,并建起了工厂,继续围绕铁路方面研发相关产品。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陈士锋决定研发新型防护服,并中断了自己的其他工作。
两年里,他带领团队全身心投入到正压组合式防护服的研发,同时研发了两个衍生产品。一个是送风式电焊保护头套,可以在幽暗、潮湿、小空间、通风不好的环境中使用。譬如在船舱或管道中焊接,能让焊工获得高质量的空气,从而保障焊工的健康,保证焊接质量;一个是太赫兹导热仪,内含的水晶管加载光波驻技术,渗透力作用皮下3-4厘米,其出口高温对病毒等有消杀作用。去年6月份,“医用正压组合防护服”“太赫兹二合热导仪”均成功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目前,陈士锋正在积极向相关部门申请手续,他的新型防护服有望近期内开始量产。他表示,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将第一批成品送到上海,让“大白”们能够穿上装上了“空调”的新型防护服。
上一篇:00后UP主:守护爷爷“一个人的动物园”
下一篇:苏州发掘大型明代金砖窑址
联系我们:中侦之窗
本站所有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企业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也不承担您因此而发生或交易致使的任何损害。